廿 一 世 紀 中 國 眾 神 系 譜

天 后

 

天 后

  西天后,為道教神祗,坊間稱為天后娘娘、媽祖、阿禡。天后座前有兩位護法神千里眼與順風耳兩位將軍,除此之外,還有晏公大神等多位仙官輔助神。

  天后慈祥和善,神通廣大十分靈驗,常記掛眾生庇佑出海人士,受人愛載成為亞洲沿海一帶特別重要的神祗。每年天后寶誕,各地紛紛設齋醮,搭建戲棚,人頭湧湧熱烈恭賀天后寶誕。亞洲沿海地區天后廟林立,尢以海為生人士,每當出海遠行之前,必先參拜天后,祈求順風順水,無狂風巨浪,賊寇不侵,逄凶化吉。天后更會庇佑漁民魚獲豐收,船務者生意蒸蒸日上,客似雲來,海途平善。如遇風浪,只要向天后祈求,當可平息風浪險為夷安全歸航。

  天后亦會庇佑百姓,合家平安,身體健康,袪除災難,官災永息,遂意稱心。凡誠心者向天后祈求,得天后答允之願均十分靈驗。天后曾下示,近來疾病橫行,肺炎嚴重,善信可帶淨水到天后廟向天后祈求仙水,喝下仙水以治瘟,亦可保合家安康。

  人生就如小船於大海中航行一樣,必會遇上大大小小風浪。於風浪之中,我們可以誠心祈求天后庇佑,助我們渡過難關。天后慈悲為懷,於天上一直記掛百姓,應允所求,善信如想表達謝意,可於初一十五寶誕之期,以香茶,美酒,家?小菜,雞鴨鵝豬羊魚等三牲祭拜天后,以答謝天后神恩。

  天后法相為和顏悅色,面容和善,貌美端莊,珠冠雲履,玉佩寶圭,緋衣青綬。座前金精將軍千里眼,水精將軍順風耳,晏公大神等,帶領一眾仙將,顯揚正化。

天后寶誕:
誕辰日:農曆三月廿三日
飛昇日:農曆九月初九日

 

  天后顯聖故事不計其數,故事得到記錄廣為流傳,如宋代路允迪出使高麗、元代護佑漁民避倭寇保魚獲渡過困苦、明代庇佑鄭和下西洋,清代助施郎平定鄭於臺灣勢力。天后威名遠播,得到歷朝皇帝尊敬,由宋高宗開始封為天后為「靈惠夫人」,元忽必烈封為「天妃」,清康熙封為「天后」。天后經歷多個朝代天子重視,更得到民心,參拜天后之習俗,始於宋而一直延續至今。

 

天后顯聖故事:

  天后於天界察看人間,有見江河湖海有妖怪作亂,翻舟覆船損害人命,天后於是上報道教眾神之首-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命天后下凡降生人間為民除害。天后於宋代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生而通靈,精修妙行,慈悲為懷,矢志不嫁,一生救民濟苦,被人視為天妃。

 

出生顯不凡

  天后生於福建莆田縣,姓林名默。其父母一生積德,其母夢遇仙人賜丹服用,夢醒即身感有孕。林默出生時天有異光,異香撲鼻,滿屋紅光如炬,因女嬰滿月不哭,故名林默。

  林默聰明穎慧,五歲已熟水性;八歲讀書過目不忘;十歲誦經禮佛;十三歲得真人傳授玄微秘法;十五歲為人治病;十六歲為解瘟疫深入水井探查原因,得仙法符籙及一對令牌,因而修得仙法,預知禍福、趨吉避凶,除疫去瘟、呼風喚雨、打救海難,因而深得百姓愛戴。

 

掛蓆泛槎

林默法術已成,有一天與眾人乘船渡海,突然狂風忽至興起大浪,大海中眼見巨浪將至小艇必翻,眾人面如土色。林默隨手將草蓆掛於桅上,竟以蓆作帆,疏氣的草蓆竟被狂風鼓脹,又密唸仙咒,呼喚蝦兵蟹將穩定船身,小艇如履平地有驚無險平安到?。

 

驅逐惡龍

  在吉蓼城城西有一跨海石橋,此橋為重要交通要道,有一天卻怪風四起石橋倒塌,從此百姓只能以艇渡海來往兩地,每當有人渡海必怪風四起危險非常。百姓漸覺有異,於是請起林默前來查看。林默法眼所見有兩條惡龍作亂,於是施法將之驅逐,自此風平浪靜。

 

降伏二神

  林默夢中得仙人指點,於是來到西方山上,發現此地有異,查問村民之下,原來有二妖於晚間不斷遊走,二妖外形兇惡怪異,村民盡是驚恐不敢外出。村民有聞林默事蹟,於是懇請林默驅妖。林默於晚巡查,終遇上此二妖,雙方碰面並拖法對決。林默法力強大,祭起仙法令牌,運起天罡正法,幾個回合間已將二妖降伏於地。查問之下,原來不是妖而是仙,此二仙就是千里眼及順風耳。二仙本因公務下凡,閒時遊戲人間並無心騷擾居民,而林默手中一對令牌則是用來號令二仙,從此二仙輔助林默濟世。

 

奉旨鎖龍

  有一天,海面有妖怪名晏公作亂,經常毀船沉舟,為害漁商。林默身負天職,夢中得仙人指點得知此事。林默派千里眼順風耳查明此妖所在之地及其惡行,於是駕輕舟巡遊東海,並與晏公大戰。數個回合間晏公已不敵,於是幻化為龍翻起大浪,亦林默用神仙索所制。林默眼見晏公收為不易又有悔過之心,於是收為部下輔其左右。此後晏公統領眾仙,助天后為行船者解危。

 

龍王來潮

  東海水域時常有妖怪興風作浪,漁民商旅屢受其害,林默每天飛巡海上以平息海浪。林默有感事勢嚴重,於是靈魂出竅來到東海龍宮查看究竟。龍王得知林默奉天庭之令查問。數天後四海龍王商討完畢,有見林默滅妖有功,於是於吉日率領水族,一起來到林默面前恭敬向林默請罪,承諾幫助林默維持東海秩序,一起合力護庇漁商百姓。自此,每年天后寶誕,海族必會集結前來為天后賀壽。

 

白日飛昇

  林默多年來醫病驅瘟疫,求雨退水萬試萬靈,多年來滅妖平風浪,熟知氣侯未卜先知,受助之人不計其數。林默天職已成,二十八歲之時有感飛昇之日已到,於九月初八向家人道別,並於九月初九與同千里眼順風耳等護法一同登上湄峰最高處等符飛昇之期。林默回到天庭大受讚賞,因護民有功,尊為天妃。其後人亦為其建祠祭祀受後世敬拜,天后多年繼續庇佑出海人士。

 

聖泉救疫(宋)

  莆田地區發生瘟疫,官府束手無策,生活危在旦夕。天后娘娘飛昇後心念百姓,於是顯聖,示意民眾於湖旁一丈遠有甘泉一座,可治瘟疫。民眾深信不疑,趕緊開鑿掘至深處,果然有泉水湧出,人人飲之即痊癒,瘟疫亦得以消除,拯救了成千上萬條人命。

 

護路允迪出使高麗(宋)

  宋皇帝為加強外交以解外患,派路允迪出使高麗以建交。由於陸路受阻,路允迪統領八艘船隊遠航高麗,可是大海變幻莫測,八艘船隊駛入東海時突然風雲變色,大風驟起,浪卷船去,士兵紛紛不支倒地,眼見船隻紛紛沉沒士卒皆亡。此時福建莆田籍李振想起天后,提議路允迪向天后祈求。路允迪當即跪地呼喊天后聖名。此時忽見一神女現於船桅頂,朱衣端坐,路允迪急叩頭求庇,天后娘娘眼見是魚蝦蟹妖精作怪,於是手持寶劍將之驅除,即時風平浪靜,路允迪是唯一船隻順利到達高麗。

  路允迪此次死裡逃生對天后感激不盡,深信不疑,而此行目的亦關乎國運,路允迪得天后護佑回航,即奏明皇上。天后之名傳至皇上,於是詔賜「順濟廟」額,立廟祀于江口,及後正式得封號為靈惠夫人。

 

助鄭和下西洋(明)

  鄭和七次下西洋前後三十餘年,為世界史上遠航創舉,更促進國際貿易和文化交流。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初航往暹羅等國,船隊浩浩蕩蕩駛至廣州,突然大風驟起,上下顛簸,眾船將覆,眼看首航即將失敗命喪大海。來自福建之船員當請鄭和向天妃(天后)祈求。鄭和祝畢,即聞鼓吹之聲香氣飄揚,宛見天后立於桅端,當即風浪平息。

  鄭和船隊途中又遇上大海寇陳祖義,幸得天妃再次相助。賊船本是順流而下,船隊逆流不利,眾人祈求,忽見風向驟變,浪潮激轉,海賊逆潮不進,鄭和順勢剿滅海寇五千多人,燒賊船十艘,獲賊船五艘,生擒海盜陳祖義至北京。鄭和回國後,立即奏明皇帝,皇帝立旨修建南京天妃宮,命福建守官重修泉州天妃宮,並規定所有出國使者必須先到天妃宮祭典祈佑,方可啟程。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與同指揮陳慶一同出發,艦隊於航至西洋碰上海盜圍困只能採守勢。陳慶向天妃祈求,是夜天后托夢指示戰略及航行要訣,鄭和等人跟據所示航線,暗流助其突圍脫困,此時風向大順,賊船吹得東歪西倒,鄭軍乘勢追擊大獲全勝。船隊繼續前往各國,又得天后娘娘預警錫蘭山國圖謀不軌,鄭和得先璣而避凶平安回歸。

  鄭和多次得天后相救,助其建功,因而立石碑頌讚天后之功。於第七次下西洋期間,艦上指揮楊洪曾於海中見大島嶼,於是打算指揮船員登岸休息整頓。正欲登岸之際,忽見一朱衣女子正在採螺,此女子突然出現,眾人停下來當即圍觀,轉眼間此女子又消失無蹤。眾人再回頭一看,大島嶼竟沉入海中,方知此島乃是巨鰲,原來是天后示驚以拯救眾船員。

 

乾隆進香(清)

   乾隆微服出巡,打算到天后祖廟進香,可是於渡口卻不見一船,等侯多時乾隆不滿,暗嘖多次為天后封誥,如今何不派船迎接,實在是不靈驗。遠方當即來一渡船,船上一老翁和一紅衣女子。乾隆上船渡海,可是中途突風浪大作,乾隆不適嘔吐大作癱倒在地。乾隆忙跪船頭祈求天后保佑平安過渡,當即大風嘎止。乾隆好不容易登上湄嶼到廟進香。抬頭一看天后聖像,竟就是所見之紅衣女子,乾隆深知是天后顯聖教訓失言,當即謝過。

 

助施琅平臺(清)

  清朝水軍提督施琅將軍攻打明鄭於臺灣盤踞勢力,施琅表明是天后顯靈幫助才能得勝。

  施琅年紀輕輕時已通曉兵法熟悉水戰,洋流季風了然於胸。康熙年間,正是平內亂之時,康熙命水師提督施琅平亂,施琅統領二萬人,軍艦二百多艘訓練水兵兩年準備出戰。施琅出征前本藉夏季南風攻打臺灣前線要地澎湖,進軍期間可是海上竟颳起西北風。船靠風行,兵貴神速,風向更是水戰關鍵,風向不佳清軍船隻行駛緩慢,清軍被兩邊夾擊,立時陷入困境,好不容易突圍撤退,施琅眼部亦因而受傷。

  施琅軍艦退至八罩島和虎井嶼休整,西北風一直漸大,此處缺乏淺水飲用,人心惶惶。原本淡水資源匱乏的地方,施琅得天后啟示,於退潮到指定地點掘井,挖不過一尺即有淡水湧出作為補給之用,並有大量魚蝦蟹湧至,大量魚獲大軍得以充飢,軍心漸定。而此水井,卻於施琅進駐臺灣全都消失無蹤。
施琅退至八罩島其地形十分險惡,暗礁處處皆是,如船隻遇上暴風很容易撞上暗礁沉沒。當時正值風季,大海變幻莫測,幸得天后娘娘保佑,之前所吹之西北風竟漸漸減少,風平浪靜沒碰到颱風,船隊因而保得平安。

  由於西北怪風連連,本是南風消失不見,施琅亦無計可拖。晚上得天后娘娘托夢,示意施琅多等數天就能克敵制勝,又與施琅相商破敵之法及減少無謂傷亡。數天過去,施琅軍食飽著暖得以休整數天。於廿一日決戰開始,雙方鬥得正酣,本是吹西北風忽然轉吹南風,施琅經驗老到,當即井井有條指揮船隻,兵分多路以「五點梅花陣」,將多首軍艦結為一隊攻敵一艦。施瑯軍將士們作戰時亦親眼看到天后娘娘於在天上守護著,清軍親歷神蹟士氣大盛,鄭軍全面崩潰。

  天后曾勸盡可減少殺傷,施琅沒有急進,見鄭軍士氣全無待其內部瓦解,最終平定臺灣。施琅立下大功,感激天后庇佑,因此上書康熙,康熙再次加封天后。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絡我們 | 網站歷史 | 免責聲明 | 友情連接
COPYRIGHTc 2009 Luky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